一、背景
考試時為台大歷史系大五,正在修雙主修需要的人類系學分,當時系排只有60幾%直接失去推甄資格。算是半個人類系本科生,但雙主修的方式有點亂來,大二在不知道人類學是什麼,連Anthropology都要查字典才知道意思的狀況下以第三志願序莫名變成人類系的雙主修學生,之後胡亂修了進階的課程才回去補基礎課程,最初只學文化人類學完全沒碰考古學,為了畢業資格才開始學考古。去年抱著試水溫的心態完全沒準備就去考台清人類所,清大過初試(206/163)沒去面試,台大筆試不通過(183.4/201.8),大概知道自己差最多在只有30幾分的史前考古學準備上。
二、成績
台大 筆試60% 口試40% 正取四位
原始成績/加權成績
英文A(不採計)
82
史前考古學 加權*1.2
72 / 86.4
社會文化人類學 加權*1.2
77 / 92.4
台灣人類學(含考古學)研究
80 / 80
口試
80
筆試加權分數:258.8 初試門檻:215.2
加權總分:345.28 正取分數:321.48
清大 筆試60% 口試40% 正取五位
原始成績
英文:72
文化人類學:76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83
口試 86
筆試分數:231 初試門檻:165
加權平均:80.6 正取分數:60.36
三、準備方法
我受益於人類系課程訓練比額外的準備還多,額外的準備諸如:整個學期空閒時間不好好唸書、考前兩週把期末報告寫完才真正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口試前一天晚上才寫完口試用的研究計畫、考古題沒時間練習、預計要讀的很多的書目文章只有大概翻過沒有細讀,或是只有課程讀過沒有複習,連反景入深林都來不及唸完,到考前兩週依然浪費許多時間在手機上面等等,以上種種臨時抱佛腳式的自作死準備過程讓我後悔不已,完全不建議學習,可能只有參考書目有點參考價值,但我不確定我是多唸了這些書所以考上,還是過去修過很多人類系的課所以考上。
(一)社會文化人類學
我認為自己不完全是跨考生,比較沒有基礎的人,可以參考b3215390在PTT上的跨考心得文(2017)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91285547.A.46C.html,黃應貴先生的《反景入深林》 在準備文化人類學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幫助的參考書,沒有基礎的話建議熟讀這本和《歡迎光臨人類學》,至於Kottak的《文化人類學》教科書個人覺得是很無聊零碎的人類學知識型錄,假設帶著它開書考寫「社會文化人類學」考題也不見得答得好。
考試方向
考試的方向通常古典人類學考得很少,人類學的學科反省與晚近發展,以及當代議題應用考的比較多,需要對人類學史有基本掌握(可以參考台大課程網上人類學史的課程大綱),一些基本的人類學概念如「田野、民族誌」也很常出現。整體而言,最好能夠搭配台灣人類學一併準備,熟悉一些可以舉例討論的台灣民族誌個案,這方面群學出版的「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是不錯的參考書籍。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
以下是另外我覺得比較關鍵的書及文章,但我大部分是在有課程老師指引的情況下讀的,不太確定自己讀的效果如何。(原諒我隨意的引用方式)
人類學實踐的反省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
Gupta and Ferguson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the field as site method and location in anthropology”
Clifford編 《寫文化》,Clifford和Marcus的文章
人類學知識論的反思
Geertz 《文化的詮釋》
Geertz “Distinguished Lecture: Anti Anti-Relativism”
Trouillot(2003)Global Transformations Anthropology and the Modern World
人類學史的經典文章
Ortner “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
Ortner “Dark Anthropology and its others: Theory since the eighties”
人類學的晚近發展
Appadurai 《消失的現代性》
Graeber 《債的歷史》、《規則的烏托邦》
古典人類學
基本上古典著作看《反景入深林》的概述,記得重要的貢獻和核心概念就算足夠,《禮物》和《南海舡人》可以額外讀一下。
Mauss 《禮物》
Malinowski 《南海舡人》
Levi-Strauss《野性的思維》(結構主義算古典ㄇ 窩不知道)
網路資源
最後我認為網頁資源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很好用,大部分的條目都有清晰的學術史脈絡,能夠很快地提供某個不熟悉的概念大致的認識。芭樂人類學可以提供很多台灣人類學的當代反省案例,對於回答人類學對當代社會有什麼用有不少幫助,上述的這些書目大部分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尋得,沒有的話可以試試zlibrary和無產階級圖書館。
(二)台灣人類學研究:
必讀書:《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
這本基本涵蓋台灣人類學的幾個重要議題,建議一再細讀與重讀。
第一部份:考古學的重大議題:臺灣史前史、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臺灣體質人類學史
第二部份:文化人類學的重大議題:原住民研究、族群建構研究、當代地方研究、漢人宗教研究、台灣人類學與原住民的民族學博物館收藏與展示。
臺灣考古學另外看了一些文章和書:
陳有貝教授 台灣考古學 課程講義
陳有貝(2022)《山林裡的南島語族: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形成論》
陳有貝(2006)《再現台灣vol1:台灣的史前時代》 精簡而豐富的大眾向刊物
陳有貝、尹意智(2011)〈台灣史前考古學「文化」〉《人類與文化》42期
陳瑪玲(2000)〈試論臺灣考古學理論應用與系統性知識建立的問題〉
臧振華(2012)〈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
洪曉純(2019)〈臺灣東部與菲律賓群島的史前人群交流 — — 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
劉益昌(2019)《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
另外《台灣考古學報》、《台大考古人類學刊》以及《田野考古》有當前台灣考古學新進展,可以找來看看,然後左鎮人的定年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這裡建議對台灣考古想對特定問題有興趣深究想找研究來讀,或是在寫碩班入學研究計畫遇到文獻困難的人,都可以參考陳光祖研究員近年貢獻在臺灣考古學會網頁,持續更新的〈臺灣考古學研究文獻書目〉,可以說是台灣考古學研究的文獻全覽。
臺灣文化人類學的部分:
首先還是建議讀完《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
然後額外的書目,群學21世紀系列論文集叢書的導論都建議唸一下,會有些腦洞大開的啟發,可以翻翻自己有興趣的個案研究,台大附近的唐山書店有全系列的實體書可以先參閱看看,台大出版中心出版了一些林瑋嬪老師的書在唐山也有。
最近台灣新出了一些有趣的田野合輯也可以參考:
《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
(三)史前考古學:
一般跨考生最苦手的史前考古學,我自己還沒有準備周全,還是有一題沒有什麼頭緒,我整理考古題時感受到考題大致為四個種類,出題頻率約莫為:
考古學的當代社會意涵=考古學史>考古學基本的技術概念>>>史前史。
如果英文閱讀能力不佳,準備起來會比較辛苦,因為考古學繁中譯著少到幾乎沒有,簡體中文的翻譯則品質不齊,中文著作比較多是個案的研究成果,以下依出題的四個類別做說明。
- 考古學的當代社會意涵
這部分往往涉及考古學的社會貢獻、社會意義為何,以及考古學與文化資產管理的關係,搶救發掘的種種社會倫理問題。芭樂人類學網站上有一些相關的文章以及陳光祖(2000)〈試論考古學家的倫理〉。
2. 考古學史
似乎只有台大有開考古學史課程,想要考任何人類所的人能夠上過這門課當然是最好。考古學史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文化歷史、過程、後過程,基本上要能回答三個時期分別有什麼特殊知識貢獻,在知識論、方法論上有什麼異同。Trigger(2006)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我認為是必讀,似乎有簡中本但我還沒讀過,據說翻譯品質不怎麼樣。
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是一本700頁的厚重大書,第8章必讀,Ch5, 6, 7, 9,10建議看,其他隨意。
另外推薦閱讀:
John Robb(2010)Beyond agency, World Archaeology, 42:4, 493–520
Ian Hodder(2003)Reading the Past: Cur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retation in Archaeology
Ian Hodder(1999)The Archaeological Process: An Introduction
如果真的英文很不行,考古學史可以先從陳瑪玲(2000)〈試論臺灣考古學理論應用與系統性知識建立的問題〉開始讀起。
3. 考古學基本的技術概念
我個人多年以前有修過人類系高德老師(David J. Cohen)開的考古學概論,我當時只用課程講義沒買入門書,Brian M. Fagan有簡中本的《考古學入門(插圖第11版)》也許可以參考,高德當初使用的是《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全彩第六版)》,內容稍微龐雜,但有清楚的考古學史脈絡,同樣值得參閱。基本上台大的考題會把基本的技術概念混著考古學史出題,最好能夠知道三大時期在看待與使用技術概念上,有什麼樣的異同。
我個人湊巧在考前隨意翻了翻Hodder(1999)The Archaeological Process: An Introduction,在這方面覺得頗有幫助。
4. 史前史
史前史即宏觀的人類歷史,包括人類演化史上的重要古人種、人類遷徙、農業起源、文明起源、古環境氣候變遷等,雖然已經五六年沒有出題,不過考科名為史前考古學,突然出題也不會讓人意外,可以參考兩本教科書性質的書:
Chris Scarre(2018)The Human Past World History: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第1 2 3 4 6章必讀,整本書都蠻有趣的,很閒的話可以看看,個人比較偏好這一觀點的史前史。
Kenneth L. Feder(2017)The Past in Perspective: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Prehistory
第2–9章必讀,兩本書的觀點在某些方面是有點相斥的,個人認為是過程學派和後過程的差別,可以對照著看。
(四) 清大:
清大的考科名字不太一樣,考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文化人類學、英文,雖然沒有出現考古學字眼的考試項目,但總體而言是考差不多的東西,清大近年來開始出現考古學考題(在文化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都有出現),因此即便是志在清大人類所的人,仍然需要準備考古學。清大的考題大致上有幾個差異:
清大的考科名字不太一樣,考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文化人類學、英文,雖然沒有出現考古學字眼的考試項目,但總體而言是考差不多的東西,清大近年來開始出現考古學考題(在文化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都有出現),因此即便是志在清大人類所的人,仍然需要準備考古學。清大的考題大致上有幾個差異:
1. 文化人類學有考台大沒有考的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和申論題都是多選題,不是每題都必答,大致上是考差不多的東西。
2.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110年度考了過去台清都沒考過的「研究計畫提案」,要在20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臨場寫這種東西其實頗為困難,不過報考文組研究所的人,或許都會多少想過自己想研究什麼,對什麼現象感到好奇與困惑。
3. 清大的考古學出題方向有:臺灣考古學重要議題、考古學基本技術概念,有時會考考古學名詞解釋,考古學史的色彩沒有那麼強烈,但個人認為考古學史的觀點在答題上還是很有幫助。
4. 不同於台大,清大英文要算分,佔筆試三分之一的重要性,個人認為英文成績的影響程度甚至有點壓過專業科目,因為大部分的人專業科目再高也不會高多少,相對的,英文程度好就很容易拿高分,反而可能是三個科目裡最有鑑別度的考科,只要英文夠高就會過關了。考題由清大人類所個別出題,除了偏重單字文法的選擇題外,另有人類學相關的中翻英、英翻中寫作題,而且2021年考題與往年相比,難度增加不少。
(更新)5. 清大人類所2022年廢除考試入學的筆試環節,採取書審+面試
四、面試
(一)台大面試
台大的面試並不會問你很個人性的問題,不會問你的報考動機,不會問你為什麼某門課被當,為什麼成績這麼爛,也不會問你為什麼之前修我的課都不準時交期末報告,只會問你的研究計畫本身的問題。從正式面試前的模擬面試經驗來說,我覺得評分標準蠻玄的,我說不清楚怎樣會拿到高分,我和另外一位人類系本科的考生拿到的面試成績都是平均左右的分數,計劃的共通點是缺少田野材料,而偏重文獻反省,另外有位考生在模擬面試時完全沒有文獻回顧且對研究計畫體例少有認識,反而在正式面試時拿到高分(也有可能他後來的修改很充分就是了)。
個人感覺理論反省、文獻回顧、引用體例之類的規範性學術標準可能不會是考試入學的面試和研究計劃評分重點,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特殊且你真正有熱忱的主題或田野地,然後提出一個明確可行的研究問題與田野計畫,不要想著要故意引用系上的老師,或是要引用新潮或超屌的大理論家之類的(要有引了就是會被挑起來拷打的自覺)。然而弄清楚過去人類學研究者在相似的主題或田野上做過什麼?自己在田野或觀點上可能多做什麼?還是必需要做的基本作業。我自覺勉強有做到這部分,所以至少還有基本分。
面試過程:
面試在水源201的圓桌教室進行,考生要印六份研究計畫,坐在平常老師上課坐的位置,兩邊分別坐三位考古學專業與三位文化人類學專業的老師(考古學:系主任、江師、吳師,文化人類學:張師、Open師、羅師),考生自己陳述5分鐘,老師提問10分鐘。由於我寫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計畫,所以大部分是文化人類學的老師在問,問的問題忘記具體有哪些了,只記得有問田野的可行性預期成果,以及我個人對我自己提的研究問題有什麼基本立場,像是我覺得為什麼線上巫術會靈驗等等,過程還算順利,問的問題多半是引導我說清楚研究計劃的問題,以及釐清一些我引用的理論概念工具。
(二)清大面試
清大的面試在台大的隔週 ,要求準備成績單、自傳、研讀計畫、有利審查之代表作。雖然是要求讀書計畫式的研讀計畫,但我大部分篇幅還是當作研究計劃在寫,自傳和讀書計畫只有一小段。我寫了和台大面試完全不同的考古學相關研究構想,把在清大考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時,臨時想到的研究計畫寫得稍微完整。
面試過程:
面試在人類所辦公室隔壁的研討室進行,每人十五分鐘(但好像超時沒關係),考生自己陳述(自我介紹等等)五分鐘、教授問答十分鐘,但好像沒有很嚴格的時間規定。考生印兩份資料,五位老師坐兩側,其中只認得臧所長、台灣饒舌音樂史上有名的林老師、體質人類學專業的邱教授,另外兩位事後查清大人類所的網站,分別是從事南島研究和歷史考古學的老師,大致上是三位考古學、兩位文化人類學的組成,每位老師發言頻率都差不多,比較沒有台大人類系那種考古學/文化人類學明顯的分界,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寫的是某種跨領域性質的研究計畫。
教授們的問題主要還是問研究計劃相關的,從我個人接觸考古學的經驗、研究計畫的可行性、到我對Hodder的方法論實踐上有什麼想法、有沒有讀過什麼相關的文化人類學文獻等等,以及研究操作上打算怎麼做,後段的提問甚至像是進行意見交流,像是教授A提的問題,我講了我自己想的大概,教授B幫忙補充研究實務可能遇到的狀況、或是教授C自己補充一些他認為會有幫助的相關文獻,整體而言是很愉快的面試經驗,最後的結果也不錯。一起去面試的朋友表示,似乎有一位教授刻意扮黑臉,很尖銳地質問各種他放在讀書計畫裡預定要讀的書的內容,不過他之後表示那是那位教授的一貫風格。
五、結語
要考台大和清大人類所是需要額外準備的,修過人類系的課然後裸考上陣顯然是考不上的(親身測試),但絕對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我認為多數考生只唸文化人類學,完全放棄考古學是很可惜的事情,以考試策略來說也是重大的錯誤。對文化人類學傾向的學生而言,考古學考試還是準備得來的,反之亦然,兩個領域之間似乎預設太多不必要的排斥和恐懼。
我認為文化人類學傾向的人沒有上過考古學的課,也絕對有能力自力準備考古學考試,更大的問題可能會是「考古學干我屁事」的心理障礙,我也經歷了這樣的階段。我認為最好的準備方向是從台灣考古學與考古學史開始唸起,傾向文化人類學的人會比較唸得下去,也就是從《重讀台灣》那本書唸起,先掌握基本台灣史前考古學知識,延展對台灣過去的認識,像學習台灣史那樣。接著從能夠類比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考古學史著手,特別是後過程考古學的觀點,更能夠理解”archaeology as anthropology”為何可能。最後再回頭去學習比較細節的考古學技術性知識,比較能知道這些東西到底在幹嘛,比較不會被要求有學習與知識興趣不相干的技術性、工具性的知識的困惑和抗拒。
台大的面試似乎很愛質疑你的研究計畫跟人類學有什麼關係,人類學的研究問題的界線在哪裡?是什麼?這種沒人回答得清楚的問題,答案往往因人而異,不同教授有不同的答案,有些立場保守的教授可能認為只有某某研究才是人類學,有些則否。所以功利點可能在準備策略上可能要考慮比較中庸,多數人能接受這是人類學,而且經過文獻回顧後,還有點研究空間的安全牌研究問題,畢竟這終究是個面試導向的研究計畫。
最後感謝台大人類系充滿包容和關愛的幾位老師們,當年帶給我不小的知識衝擊,吸引我進入人類學的世界,而在我變得倦怠後,依然沒有放棄我這樣懶散不長進的學生。
— — —
2024年更新一下,某些所上小道消息傳出,未來筆試除了測驗知識基礎外,也很可能會效仿台大社會所入學筆試的作法,加考系上期刊《台大考古人類學》的文獻評述。